当CBA联赛的哨声在2021年秋冬之交再度于浙江诸暨篮球中心响起,这座以珍珠闻名的小城又一次成为了中国顶级篮球赛事的舞台。随后,皑皑白雪中的长春市五环体育馆也加入了守护联赛的行列。在全球疫情反复的严峻挑战下,CBA联盟采取了双赛区(诸暨为主,长春为辅)的封闭式赛会制,这不仅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更是对中国职业体育赛事韧性的一次重要考验。赛场的灯光亮起,球员的汗水滴落,背后承载的是一个联赛在非常时期的执着坚守与艰难探索。
在CBA联赛面临空前运营挑战的赛季,浙江诸暨以其深厚的篮球底蕴和出色的承办能力,毅然承担起主赛区的重任。这并非诸暨首次与CBA结缘,其作为“篮球之乡”的称号由来已久。据统计,诸暨拥有超过2300个标准篮球场,行政村篮球场覆盖率接近100%,常年参与篮球活动的人口比例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种深入骨髓的篮球文化,为高水平赛事的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
这份底蕴转化为强大的赛事承接能力。诸暨篮球中心及海亮教育园体育馆等场地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符合CBA高标准要求的改造升级,从灯光地板到更衣室设施,均以满足职业比赛和电视转播需求为目标。更为关键的是,诸暨展现出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面对复杂的闭环管理要求,当地政府与CBA公司紧密配合,建立起涵盖交通酒店场馆餐饮医疗等全方位的“防疫泡泡”体系。正如时任CBA公司CEO张雄所言:“诸暨在短时间内展现出的资源调配效率和坚定的支持态度,是联赛得以安全重启的关键保障。” 这种上下一心的支持,让诸暨成为特殊时期CBA最坚实的依托。
双赛区模式的顺畅运转,核心在于精密到极致的后勤保障与严格的疫情防控。在后勤方面,两地赛区均构建了完整的闭环生态系统。以诸暨为例,指定酒店场馆训练场之间通过专用交通工具点对点连接,确保球员教练裁判工作人员以及必要的媒体人员(在后期阶段有限开放)“足不出区”。生活物资供应餐饮营养保障日常健身需求,均在闭环内有序解决。长春赛区在严寒气候条件下,同样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供暖交通和日常训练的平稳进行。
疫情防控则是悬在头顶的利剑。整个赛季严格执行远超常规的防疫规定:高频次的核酸检测(全员每日必检)最小化的场内人员数量(初期空场,后期极有限开放)、严密的健康监测和突发预案缺一不可。这种严格管控虽然最大限度降低了聚集性疫情风险,保障了联赛进程,但也无可避免地带来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压缩了联赛本身的商业活力和球迷参与空间。联赛的生存与安全,在这一特殊模式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长期封闭的赛会制环境,对联赛最核心的资产——运动员的身心状态构成了严峻考验。远离家人生活高度受限缺乏常规主客场赛制的环境刺激和球迷互动,极易引发心理疲劳和竞技状态起伏。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专家张力为教授团队的研究指出,长时间隔离比赛环境中的运动员,“普遍反映出更高水平的焦虑感和孤独感”,这直接关联到赛场上的注意力和情绪稳定性。许多球队教练在赛季中后期都提到了维持球员心理状态的巨大挑战。
赛会制更深层次的影响触及联赛的商业根基和品牌价值。空场或极低上座率,意味着门票收入和现场赞助激活几近归零。联赛传统的依赖地域归属感的主场文化被强行剥离,品牌方期待的线下曝光和球迷互动场景消失殆尽。知名体育营销机构“关键之道”的分析报告直言,该赛季CBA的整体商业价值遭遇了“较为显著的短期折损”。赛程高度密集压缩(常规赛轮次缩减),比赛质量和观赏性也受到一定影响,进一步削弱了媒体版权价值和球迷粘性。商业赞助的活水与球迷的热情,都在闭环围墙之外徘徊。
88优德当赛季进入北方寒冬,联赛第二阶段适时启动了吉林省长春赛区作为补充。长春五环体育馆等场地凭借其丰富的赛事经验和东北地区优良的室内体育设施条件,接过了接力棒。冰雪之城的加入,有效分担了诸暨长期单点运行的压力,为联赛注入了新的活力点,也展现了CBA联盟在极端条件下维持联赛运行的灵活性。
长春赛区的运行同样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除了延续诸暨模式的闭环管理和防疫要求外,极寒天气是最大的变量。如何保障球队在冰天雪地中往返于闭环酒店与场馆时的温暖与安全,如何维持训练馆和比赛馆内恒定适宜的温度湿度,都对赛事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两地核心运行逻辑一致,但环境的显著差异仍然需要本地化精细化的运营方案调整,这本身就是对CBA赛事执行能力的一次拓展检验。
CBA 2021-2022赛季的双赛区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职业体育寻求生存与延续的必然选择。诸暨与长春两座城市,以高度的责任感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地方资源的全力投入,筑起了联赛运行的堡垒,确保了赛季的完整性,维护了球员俱乐部和联赛的基本权益。这种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保底线”——保证了赛事在极端条件下的存续。
其代价亦极为沉重。密集赛程下运动员身心负荷激增主场文化和球迷情感连接断裂商业价值严重缩水联赛长期发展动力受损……它深刻印证了主客场制对于职业联赛在竞技商业与文化层面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展望未来,CBA联赛的健康发展,必然建立在安全可控前提下主客场制的全面恢复与优化升级之上。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常态化主客场运营体系以应对可能的公共卫生风险?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弥补或增强特殊情境下的球迷体验与商业连接?诸暨和长春的经验,既是应急之策的宝贵记录,也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深刻的现实参照——职业体育的生命力,终究植根于开放的赛场热情的球迷与活跃的市场之中。